近日,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“乡村振兴•青春笃行”计划全国示范性团队的重庆人文科技学院“聚青春灯火·数智+文化双向赋能乡村振兴”实践团前往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开展系列实地调研与访谈活动。
实践团由建筑与设计学院建筑学、园林、视觉传达设计等相关专业学生组员构成,拟深入了解酉阳县乡村振兴需求,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、BIM建筑信息模型以及实景三维自动建模等技术,发挥工学、农学、艺术学学科交叉融合优势,为龙潭古镇提供古建保护,实现非遗文化传承。
政府访谈:获取精准需求信息,为智力服务提供方向
准备好问题,实践团实地走访共青团酉阳县团委、龙潭镇人民政府,积极了解地方乡村振兴需求。
走访共青团酉阳县团委
走访龙潭镇人民政府
共青团酉阳县委副书记施敏鸿热情接待了实践团一行,介绍了本次“五个一”实践任务中“酉阳县特色文化产品打造、景区景观设计、文旅产品推广”相关需求的由来,讲解了酉阳县相关的文旅产业的基本情况,希望实践团从中获取经验,发挥专业优势和个人特长,在酉阳县积极开展社会实践。
实践团团长沈可鉴访谈共青团酉阳县委副书记施敏鸿
共青团酉阳县委副书记施敏鸿介绍酉阳县文旅发展相关需求
在酉阳龙潭镇,镇党委委员、组织委员杨杰,龙潭镇团委副书记陈双,人科校友、龙潭镇党政办工作人员白美韵接受了调研访谈。龙潭镇团委副书记陈双详细介绍了前期与实践团工作对接情况,镇党委委员、组织委员杨杰耐心地讲解了龙潭古镇民俗文化特色、现有建筑保护措施、文旅产品开发现状等情况,提出了古建筑数字化保护的需求。
镇党委委员、组织委员杨杰介绍相关情况
访谈龙潭镇相关需求
数智+调研:了解乡村数智+应用,促进古建数字化保护
在酉阳县桃花源,实践团前往“酉阳800”农产品展示中心,在电子大屏观看“酉阳800”标准化直供基地稻田及茶山实时数据,了解到全流程溯源体系融合了遥感网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数字技术,能精准监测苗情、气象、虫害等关键信息,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数字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,为消费者提供产地直观显示信息。
调研酉阳智慧农业溯源体系
在酉阳县龙潭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的智慧大屏上,镇域信息、节点画面等数据实时展现。实践团了解到龙潭镇数智化基层治理的相关情况,龙潭镇通过在镇街相关重要节点安装智能摄像头,使用数智化管理系统进行大数据分析,及时对火警风险及溺水风险进行预警,同时能优化进出镇道路交通,实现古镇基层治理智慧化。
调研龙潭镇基层管理智慧化措施
在酉阳县龙潭古镇老街,实践团建筑学小组实地调研了古镇明清建筑群及当地传统民居。古镇建筑群青砖花墙盖瓦,石灰粉檐,庭院幽深,极具特色,实践团通过三维数字扫描技术与传统测绘手段,对王家大院进行高精度测量与记录,获取详细建筑数据。使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,从多个角度获取古镇建筑群外立面影像信息,为后期为古建数字化保护和微景观设计提供数据支持。
传统测绘王家大院庭院内石缸
传统测绘建筑部件
无人机航飞
王家大院顶部航拍
街道徽派与土家族建筑特色
航拍永胜街古镇风情景观带
航拍龙潭河滨河景观带
文化调研:助力非遗文化保护,推进农文旅产业发展
实践团视觉传达设计小组调研了市场上农文旅产品现状,对酉阳稻米、青蒿、茶油等农产品的高中低档包装设计进行了素材采集。在“酉阳800”展厅,实践团了解到线条流动的“800”字样寓意海拔经济,其品牌标志融汇了酉阳民族特色及绿水青山的文化基因,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与魅力。
调研酉阳大米包装
调研酉阳茶叶包装
在酉州古城酉阳非遗馆、龙潭镇非遗传承所、酉阳西兰卡普传统制作技艺非遗工坊等地,实践团积极调研酉阳非遗文化特色,了解现有市场非遗文创产品现状。
调研苗绣传统制作工艺
调研苗绣工艺文创产品
访谈西兰卡普传统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
调研鸭子龙影扎技艺
实践团深入龙潭古镇体验民俗文化活动,与当地居民积极交流,深入挖掘并提炼当地历史底蕴及民族文化特色,如春节灯会火树银花、百人包汤圆、酉阳摆手舞、酉阳土家面具阳戏等。通过调研,实践团了解到苗绣、西兰卡普、土家粽编是自古传承下来的手艺,是酉阳人们发家致富的秘诀。
调研酉阳花灯民俗
访谈龙潭古城居民
居民讲解当地民俗文化风俗
在了解历史文化、人文风情的过程中,实践团也细心地记录这些非遗传统和民俗文化,实践团认为,“非遗+旅游+文创”三者结合是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实践团龙潭古镇合影
实践团航拍合影
收获:“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。”
实践团利用三维数字扫描和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,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交叉融合,采集龙潭古镇古建筑及其周边乡村人居、生态环境数据,生成三维场景模型。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,构建王家大院等古建筑BIM数字信息模型,实现乡村景观建筑的数字化模拟与可视化分析,为后期乡村景观设计、“数智+乡村”管理、古镇旅游开发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。
另外,深度调研了当地传统文化、非遗文化、历史发展等人文特色,分析了龙潭古镇旅游资源价值,明确微景观设计的文化依托与灵感来源。提取非遗文化特性元素进行文创产品设计,促进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,“数智+文化”双向赋能龙潭古镇乡村振兴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本次实践围绕“五个一”实践任务,针对助力乡村产业发展、和美乡村建设中的农副产品包装设计、乡村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等内容开展调研,积极推进乡村农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,“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”,实现“绿水青山”到“金山银山”的转化,真正做到“知行合一,服务社会”。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【院坝课堂】建筑与设计学院《文旅产品视觉设计》课程落地古圣村开展调研...